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于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相傳黃帝時期出現了三位名醫除了雷公和歧伯兩人外名氣最大的是俞跗(音夫)。他的醫道非常高明。特別是在外科手術方面很有經驗。據說他治病一般不用湯藥、石針和按摩。而是診斷清楚病因后除非要做手術時就用刀子劃開皮膚解剖肌肉結扎。傳說有一次俞跗在過河時發現一個掉河里淹死了的女人被幾個人打撈出來準備埋葬俞跗擋住他們詢問死者掉進水里多長時間。抬尸體的人說剛掉進水里撈上來就斷氣了。俞跗讓他們把尸體放在地上先是摸了摸死者的脈膊又看了看死者的眼睛然后又讓人找來一條草繩把死者雙腳捆綁好倒吊在樹上。開始大家都不理解俞跗為什么要這樣做。死者剛一吊起就大口大口地往外吐水直到不吐時俞跗才叫人慢慢將死者解下來仰面朝天放在地上雙手在死者的胸脯上一壓一放。最后他拔掉自己的幾根頭發放在死者鼻孔上觀察了一陣發現發絲緩緩地動了動才放心地對死者家里人說:“她活過來了抬回家好好調養吧!” 傳說俞跗還有一次在山谷走路忽見一個年輕的獵人不慎從懸崖上跌下來被半山腰的藤條掛住脖子上不去下不來又喊不出聲俞跗正在著急時迎面來了一個跛子老人俞跗請老人設法把吊在半空的年輕獵人救下來。跛子老人一看二話沒說取下腰間的弓箭“嗖”的一聲射斷藤條獵人掉落在地眼看著沒氣了。俞跗蹲下為死者切了脈從地上采了一把野草塞進獵人肛門又用手緊緊捂住獵人的鼻孔。時間不長就把塞進鼻孔 在俞跗晚年的時候黃帝派倉頡、雷公、岐伯三人用了很長時間把俞跗的醫術整理出來纂成卷目然而還沒有來得及公布于眾倉頡就去世了。后來俞跗的兒子俞執把這本書帶回來交給父親修訂。不幸全家遭到了大火房屋、醫書和俞跗、俞執全家人一起化為灰燼。這也許是《黃帝外經》失傳至今沒有找到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