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樓觀臺
2. 2007年9月8日周六,我從西安出發,到樓觀鎮參拜道教祖庭——樓觀臺。周六這天,下著小雨,天氣一片灰蒙蒙,整個終南山,也被靄靄霧氣所籠罩。
3. 樓觀臺,由于它是道教祖庭,因此有“第一洞天福地”的稱號,它位于終南山北麓,風景幽美,依山帶水,茂林修竹,綠蔭蔽天,古籍贊美它:"關中河山百二,以終南為最勝;終南千峰聳翠,以樓觀為最名。" 相傳西周大夫函谷關令尹喜結草為樓,夜觀天象,見紫氣東來,知道將有真人從此經過。后來果然老子西游入關,被尹喜迎草樓。老子在這里著《道德經》五千言,并在樓南高崗筑臺授經,留下樓觀臺這一名稱。
這里特別需要指出的是,老子留下《道德經》后,一路西去無蹤影,這意味著道教不談“死相”。在佛教中,佛陀講“生老病死”是個必然過程,但道教和此有巨大不同。黃帝是駕飛龍白日飛升的,留下的是衣冠冢,不現“死相”;老子西去無蹤影,有人說去教化胡人,這里也不顯“死相”。因此,道教是主張“長生不老”的。
我個人,完全相信“長生不老”,并也將為此而奮斗!
4. 樓觀臺的名勝古跡,現存上善池、說經臺、煉丹爐、呂祖洞、仰天池、棲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宮、會靈觀、玉真觀、玉華觀等遺址。我主要去了樓觀臺本臺、煉丹峰和宗圣宮。
5. 樓觀臺的道教廟宇修得非常典雅華麗,在古樸的歷代宮殿基礎上,近幾年又修了不少新的廟宇,感覺就是樓觀臺很新很有靈氣。和北京的白云觀比較,樓觀臺的廟宇讓人感到更加親切,仿佛整個樓觀臺都在對你笑。由于依傍終南山,這里的空氣極為清新,沒有車輛人馬的喧囂,讓人感到一份久違的空靈。
6. 進了老子祠,參拜了道祖太上老君。然后就沿途參觀整個樓觀臺本臺。當我走到娘娘宮前時,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撲鼻而來,配上上了年紀的莊嚴廟宇,讓人頓生皈依心和留戀忘返感。“娘娘宮”里供奉的是云霄、碧霄和瓊霄,這是三個法力巨大的仙子,財神趙公明的師妹,觀音菩薩曾在她們手下吃過大虧。她們三封神后,掌管人間的生育。
說到這里,還不能不說道佛的相互滲透。樓觀臺本臺中,有“救苦殿”,供奉的是道教大天尊——“太乙救苦天尊”。人在危難時刻,只要能一心念誦“太乙救苦天尊”圣號,就能得到救護。據《太乙救苦護身妙經》記載:“此圣在天呼太一福神,在世呼為大慈仁者,在地獄呼為日耀帝君,在外道攝耶呼為獅子明王,在水府呼為洞洲帝君。”若遇到困難,只要祈禱天尊或“誦念圣號”,即可“解憂排難,化兇為吉”,亦可“功行圓滿,天日升天”。
救苦天尊兩旁,是“文殊廣法天尊”和“普賢真人”作為下手,這顯然是把佛教中的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拉進來了。呵呵。
7. 從樓觀臺本臺出來后,我就避開石階路,專門沿著泥土路上煉丹峰。由于下著雨,整個泥土路只有我一個人。清新的空氣、山邊潺潺的流水、不時“嘭”一聲從傍邊溜過的小兔、翠翠的健竹,都讓人感到一種濃濃的生機。雖然現在已經進入金氣最盛、煞氣最強的八月【白露到寒露共30天,為酉月,是五行金氣最最旺盛的月份】,但就是最強的煞氣,也無法阻止這濃濃的生機。大約30分鐘后,我就到了煉丹峰,停留了一會,就下山了。
8. 到了樓觀鎮,我去看了看“宗圣宮”。宗圣宮原為周代星象學家尹喜觀星望氣之地,因老子在此為尹喜講述《道德經》而名標青史,成為道文化的發祥地,道教祖庭圣地。道文化被諸多學者認為是中華文化的根柢,故又被譽為中華文化之魂。唐代之前,稱為樓觀也稱古樓觀、草樓觀;唐代奉旨改名為宗圣觀;北宋奉旨改名為太平興國觀、順天興國觀;元代奉旨改名為“宗圣宮“,后世一直沿用。自唐至元歷朝歷代均曾在此設立官衙進行管理。周秦兩漢為隱逸之士清修之地;魏晉南北朝、隋、唐、宋,為道教樓觀派,系道教北方第一大宗;元代改信全真道,明清以后為全真道龍門宗,明代以前一直是樓觀宗教文化活動中心。
然而,現在的宗圣宮卻沒有昔日的繁華和莊嚴,連廟門都由原來的朝南改為朝北,里面的三清殿顯得有點空蕩蕩,這種設計并不好,真不知道是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