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涇河,逼仄的山勢,幽深的街巷,雪白的梨花,熱情純樸的彬州人;山高而無峰,水細(xì)卻有音,五谷長而不豐,礦產(chǎn)少獨煤富;人隨水而行,有水則有路,無水即爬坡……這便是彬縣,一座歷經(jīng)滄桑的小縣城,一座夢幻般的千年古城。 彬縣很美,美得自然,美得和諧。如果你滿載了都市的喧囂,看慣了宦海起落,嗟嘆于人生苦短,想一洗羈旅的浮塵,那么,彬縣或許是個很好的去處。登上“浮圖聳矗碧山頭,頂上藤蘿老樹秋”的彬塔望一望吧,望一望遠(yuǎn)古的悲愴,品一品歷史的滄桑。站在這里你可以不動容,但你絕不會無動于衷,它會令你心境開闊,百煩盡消,寵辱皆忘。 對于都市中的人們,彬縣是一個心儀已久的約會;對于疲憊的行者,彬縣是渴求多時的驛站;對于多情的詩人,彬縣是生來企盼的美麗邂逅;而對于豳風(fēng)的子孫,彬縣則是一段驕傲歷史的見證,是他們一生為之夢繞魂牽的心靈家園。 漫步走在光滑而幽深的小巷里,撫摸著古老滄桑的古槐樹,凝望一縷炊煙在夕陽里裊裊升起,感悟生命還在繼續(xù);靜靜地走近風(fēng)光旖旎的侍郎池,在一枕碧波里傾聽遠(yuǎn)古的濤聲漪韻,使一顆躁動的心安靜下來,讓思緒在時空里任意穿梭,回味那潮起潮落,感悟人生,暢想未來,釋放激情,留在心靈的是那永遠(yuǎn)抹不掉的印痕…… 走得累了,便可信步走進(jìn)一戶農(nóng)家,來一杯清香四溢的中國茶,嘗幾口梨果,品味著古豳文化千年的幽香;要一碗本地的邠州酒,在酣暢中體味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嚼幾個松軟爽口的一品酥,吃兩三條邠州麻花,把彬縣人民的精巧和雅致慢慢融進(jìn)幽幽的心田。 漫漫絲綢路,悠悠涇河水,彬縣的神韻讓人凝重,催人思索。淳樸的彬縣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從過去到現(xiàn)在,無論喧囂與嘈雜,從來沒有改變過。華燈初上,閑逸而孤獨的老人們紛紛來到流光溢彩的街市,一把竹扇,一袋旱煙,一曲信天游,迷離了古城朦朧的月色,沉醉了天庭睡眼惺忪的星星。吼一段秦腔,沉浸著古樸與大氣,婉約與豪放。那平仄的腔調(diào)透著幾分蒼涼,唱腔也帶著些許沙啞,卻吼出了單純而又鮮活的生命原色,使聽者如癡如醉,錐心動容,想到年青時的風(fēng)光往事,就抖落一串笑語,想到曾有過的酸甜苦辣,便灑下幾顆渾濁的老淚。 “豳國邠州彬縣三千年三易其字鏗鏘鄉(xiāng)音總不改,依山傍水臨川威赫赫一座大佛眉眼分明是李唐”,這就是美侖美奐的彬縣大佛,千年橫空出世,千載守望著古絲綢之路上匆匆的商賈,傾聽著他們的喜怒哀樂,帶給古彬人希冀與期盼,見證著彬縣千年的滄海桑田,洗滌著每一顆被都市俗囂塵封已久的心。身臨其境的人們無不頂禮膜拜,感懷藝術(shù)的魅力與凝重。“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符堅,當(dāng)年“抽鞭斷流”,曾何等威風(fēng),如今長眠于彬地,一段歷史最終成了一抔泥土,也為和諧彬縣平添了一道風(fēng)景線。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出自千古流芳的《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豳谷稍稍振庭柯,涇水浩浩揚(yáng)湍波”“一代興王地,千年志古豳”,李白、杜甫、范仲淹、于右任等文人志士足踏彬地,在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間,為這塊圣潔的山水民情所感懷沉醉,揮毫潑墨,承延著古豳文化的一縷血脈。 深吸幾口小城空氣中飄動著的那一縷清新和纏綿,拜謁歷史在這里的歸宿與沉淀,品味古老的彬縣這座歷史小城,水繞山而流,人尋水即行,燕息塔身上,塔置梨林中,這就是彬縣,一方和諧圣潔之土。 和諧也是一種美,彬縣美在和諧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