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地處陜西省洛南縣巡檢鎮,屬于秦嶺山脈,位于秦嶺東段,在名山華山的陽面。老君山屬于新開發游覽區,在省內的知名度都不高。
正是因為他是新開發的游覽區才引起了我們攀登的興趣,想體驗大自然不經雕琢的鬼斧神工。
汽車走完寬敞平穩的高速路駛入山區小道,由山區小道駛入無路的河灘。當我還沒來得及抱怨山路的不平穩時,河灘的顛簸和方向的迷失已經讓我對能走上山路抱著一種渴望了。
在五臟六腑被搖晃的乾坤大挪移的時候,汽車挺在一條無車往來的路上。我們被告知到了。
臺眼望去,一條寬大、干涸的河床上架著一座簡易的木板橋,對面山腳下有一間簡陋的平房,赫然寫著幾個紅色的大字:老君山進山收費處。同行的人們啞然失笑:就著?四下里張望,竟無人煙。
走過象吊橋一樣顫微微的木板橋,來到收費處。有個小姑娘在里面,可能事先打過招呼,也沒檢查票就直接上山了。放眼望去,山上向草原上的駱駝刺似的冒出不太繁茂的一蔟蔟早春的綠色,更多是沒發芽的枯枝。一路走上去,既沒有看到優美的自然景觀,也沒看到人工雕做琢的人造景觀。失望之余想到我們陜西人真的很笨。
記得我去過山西的棉山,數十公里的山路上寸草不生,連石頭都是象燒過的碳釉子似的垃圾樣,但山西人在沿途修了很多的廟宇等建筑,隨處可以停車觀賞。到我們開車進了很深的時候才看到一條細細的溪流和一些久違的綠色,比起我們秦嶺山脈的任何一個旮旯都不如,真是佩服山西人的精明,不知道讓多少人上當。
想到我們陜西的任何一個景點都是有據可查的典故,居然旅游開發的這么差,相比之下真是讓人汗顏。
來之前我專門查了下資料,老君山的老君說的就是西游記上在煉丹爐里燒孫悟空的太上老君。詳細資料:太上老君生卒年不詳。字伯陽,謚曰聃,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后世以為道家始祖。著有《道德經》五千余言。亦稱 為伯陽、太上老君、老聃、老君、老子、老子道君、李伯陽、李老君。他之被神圣化,始于東漢。東漢的張陵(后來的張天師)創設天師道,為了和佛教抗衡,便抬出老子為祖師,并尊為太上老君。后稱「太上道德天尊」。
其實老子有很多樸素的哲學觀點是至今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道德經》影響力也是很廣的,但由于它的思想與封建統治者管理相悖,所以未被重視,而被統治者采用的儒家思想里其實吸收了很多道家的精髓,相傳,孔子還向老子請教過。
這樣一個大有文章可做的景區卻被簡單粗陋的修了幾個臺階就對外開放了,真不怕傳出去壞了名勝的無形價值,真為景區開發者的急心近利感到可惜。但愿,不久的將來我們能看到美麗的老君山,這次,真的無法贊美。
收回思緒下山,打道回府,又要忍受來時的顛簸,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真的無法贊美。
2006年4月9日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