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東與鐘樓隔廣場相望。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鼓樓建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比鐘樓大四歲,迄今已有611年歷史,為重檐三滴水與歇山頂的木結構,高大雄偉。清代曾兩次修耷。樓上原有巨鼓一面,傍晚擊鼓報時,故名鼓樓。昔日樓檐下懸掛有巨匾,南為“文武盛地”,北為“聲聞于天”。鼓樓斗拱彩繪,外觀莊重絢麗,與鐘樓為姐妹樓亦有 “晨鐘暮鼓”之說。
鼓樓系古典建筑,基座為長方形,用青磚砌成,樓高33米,面積1924平方米。樓基正中辟有南北券門洞,連通北院門和西大街。建筑結構采用重檐三滴水式與歇山琉璃瓦頂形式,與鐘樓相輝映,樓內有梯可上,登至二樓,憑欄可眺望終南山與全城景觀。
鼓樓圖庫
門票:門票27 學生13
2008陜西旅游年票:不含“五一”、“十一”(截止2009年12月30日
,不限次數免費參觀)
資質: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電話:029-87274580
公交:4、7、15、32、43、45、201、205、206、215、218、221、222、251、300、604、611、612、
612區間、K630、游8(610)(鼓樓)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