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勉縣城西4公里的川陜公路邊上,與武侯墓隔漢江(古沔(念mian三聲)水)遙遙相峙,自成一體,各具特色。公元236年,即諸葛亮死后第29年,劉禪才下詔立祠。當時因“建之京師,又逼宗廟”,故選祠址于定軍山下的武侯坪,祠靠近墓所。這是全國唯一由皇帝下詔并撥給銀兩修建的祠廟,因而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稱。其它武侯祠,即湖北襄樊古隆中、河南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四川成都武侯祠、四川奉節白帝城武侯祠、云南保山武侯祠、甘肅禮縣祁山堡武侯祠、陜西岐山五丈原諸葛亮廟等。
武侯祠坐南向北,占地約2公頃,西與古陽平關、諸葛讀書臺、蓮花池相接,東與馬超墓祠、劉備稱王設壇處等古跡連成一片。
武侯祠古建筑群由北向南,樓臺殿宇排列整齊,中軸線直穿五進,其中三院并聯,形成18個院落。從北進入山門,依次為樂樓、東轅門、西轅門、牌樓、琴樓、鐘樓、鼓樓、戟門。
進人戟門,穿過東西廂房便見拜殿。廳堂三間為卷棚式便山建筑,其中置明代隆慶年間所鑄鐵香爐一座,重千余斤,其上空高懸“大漢一人”等珍貴匾額。
大殿兩側、山墻及正面檐下,碑石林立,上刻歷代文人墨客及軍政名流詩詞歌賦。后檐柱懸掛于右任先生題寫的對聯:“大名垂宇宙,遺像肅清風!
大殿正中神龕上端坐諸葛亮塑像,極顯慈祥睿智。他左手持六韜兵書,右手撫膝。琴童書童待立身旁,一持寶劍一捧印綬。龕下關興、張苞護衛在側。神龕上方藍底金字匾額上“忠貫云霄” 4個楷體大字為清代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皇帝領琰御書于皇宮,“驛發”到勉縣,由欽差工部待郎來勉縣代表皇帝將匾懸掛于此的。大門兩側有聯道:“未定中原,此魂何甘歸故土;永懷西蜀,飲恨遺命葬定軍!贝寺摰莱隽酥T葛亮臨終時的曠古遺憾。
武侯祠自魏晉以來,歷代名人留下墨跡甚多。唐朝李商隱、宋朝陸游、明代薛宣、清代王士禎等,都曾來此賦詩題字。目前保留下來的碑石有60多通,匾30多方,聯20余幅。 在眾多石碑中,首數唐貞觀十一年(公元795年)沈迥刻立的“蜀漢丞相諸葛武侯新廟碑銘并序”一碑最為珍貴。
行知提示:
1、交通:火車,西安-安康:K4753、K765次,勉縣西下車,坐汽車3華里即至;或從漢中乘坐漢中——勉縣中巴車,車費5元。
2、門票:10元
3、講解:10人以內20元。
4、最佳游覽時間:3、4月份前往將有機會觀賞到盛開的旱蓮以及清明廟會! |